为有效破解城市生活噪声扰民难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深化"1573"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细化责任链条、强化巡查执法,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噪声污染治理体系。
科学划片定责 织密治理网络。依托"1573"机制核心优势,将城区精准划分为5个一级网格片区,每个片区配备1名片区长、5-8名专职执法队员。通过建立"巡查-处置-反馈-回头看"闭环流程,确保噪声问题早发现、快处置,从机制层面打破以往治理中"多头管、管不好"的困局。
分类精准施策 破解扰民痛点。针对不同类型噪声污染源,实施差异化治理策略:在商业集中区,重点整治门市超分贝播放音响行为,通过"先提醒劝导、再依法处置"的方式,规范沿街商铺经营行为;对流动商贩使用高音喇叭揽客现象,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相结合,累计劝离违规商贩90余起;聚焦夜间噪声治理,将晚8点至凌晨2点列为重点时段,对群众投诉集中的12条夜宵美食街加密巡查频次,由每日1次增至3次,及时纠正占道经营、食客喧哗等问题。
强化普法引导 巩固治理成效。在执法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向商户发放《噪声污染防治法》宣传单300余份,提升商户环保意识和守法自觉性。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20余辆次、执法人员280余人次,规范整改餐饮店、烧烤店86家,夜间噪声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2%,城市夜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