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履职依据 >> 政策解读 >> 正文

《青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日期:2025年01月13日  来源: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点击:[]
分享: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青神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青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1.编制背景

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要求,我县立足"承北启南"的区位优势和"国际竹艺名城"的发展定位,统筹划定"三区三线",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是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法定依据。

2.编制过程

编制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原则,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历经基础调研、专题研究、方案论证等阶段,组织多轮专家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通过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审议,经眉山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全过程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求。

3.主要内容

《规划》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认真落实《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竹艺名城为目标,坚持“融入成都、联动川南、全域开放”战略定位,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两山’转化”为发展路径,严守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内容共二十七章,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共三章,分析县域和中心城区的现状特征,厘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部分目标与战略,共三章,包括规划的主要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定位和规划目标等。确定青神总体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际竹艺名城,主要职能为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示范区。

第三部分县域规划,共八章,涵盖总体格局、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城镇发展、安全底线、支撑体系、魅力空间、区域协调等各项工作。重点为: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构建“三区多廊、一城两带”的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二是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压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责任。三是统筹生态空间布局和保护,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多维度生态保护体系。四是形成由1个中心城区、2个中心镇(副中心镇)和4个一般镇组成的城乡协调发展城镇体系。五是落实水资源安全、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综合防灾等刚性约束要求。六是构建内通外联、覆盖全面、城乡均衡的综合交通体系。七是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打造魅力空间。八是融入成眉主轴,加快和成都、眉山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部分为中心城区规划,共九章,包括城市性质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绿地与开敞空间、景观风貌、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综合防灾和“四线”管控等内容。重点为:一是科学定位为岷江特色竹林城市,成都都市圈联动川南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构建“一心五片、一带两轴”的城市空间结构。二是优化用地布局,补齐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蓝绿空间,提升景观风貌,加强城市更新,彰显城市品质。三是完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综合防灾等管控要求。

第五部分为实施保障,共四章,包括规划传导、近期行动、政策机制和实施监督等,推动规划实施。

上一条:关于《青神县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下一条:图解《青神县人民政府2025年森林防火命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