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神县委社会工作部对县政协十八届五次会议第34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来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点击:[]
分享: 

范超、王辉、邓欢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和组织培育的建议》(第3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青神县志愿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县委社会工作部去年5月挂牌成立,原县委宣传部承担的志愿服务工作划入县委社会工作部。在接到提案交办件后,我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认真研究,针对建议问题和意见提出务实举措,全力推进青神县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

一、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与管理。一是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形成以机关党员为引领,8支行业领域志愿者队伍为骨干,群团部门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1+8+N”志愿服务格局。先后组织召开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2次,探讨交流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及问题。二是培育特色服务品牌。制定印发《青神县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要点》,梳理“眉好幸福家”等19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系统推进志愿服务“十大领域”品牌建设和“一月一主题”活动。联合县委宣传部等9个部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青神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通知》,组织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两企三新”组织、村(社区)等志愿服务组织参赛,培育展示交流优质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三是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专业社工+志愿者”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全国首支“家庭文明工程师”志愿服务队伍,12名本土“幸福陪伴师”持证上岗。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组织全县6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城市社区召开专题座谈会,推动3个社工机构与社区结对共建,落地实施“共享妈妈”“幸福菜园”等“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好局面。

二、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一是聚焦需求拓展服务。以社区为主阵地主场景,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培育出“五线谱”“青小妹”等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实施“青苗乐园”社区儿童之家、职工(农民工)子女寒暑假托管、“爱邻厨房”助老送餐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发2025年暑假期间青少年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岗位,实现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花园社区老兵艺术团成功入选全国1000支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二是紧扣节点开展活动。深化“一月一主题”活动,“新年心愿”“万民医护走基层”“消防安全进社区”等主题活动由县级部门牵头落地实施,实现服务场景全覆盖。在12.5国际志愿者日、3.5学雷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县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常态化服务场景。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被中国社会工作宣传报道。三是推动智慧服务融合。依托花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六有”标准打造规范化志愿服务站,开发社区便民服务小程序,利用互联网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令,实现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凤阳社区、青衣社区、花园社区等开设社区视频号,及时发布宣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动态,营造良好志愿服务氛围。

三、加强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分层培训机制。分类分层制定志愿者培训计划,针对不同服务领域和群体需求,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技能实训。目前,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县消防救援大队等行业部门已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心理咨询等专业领域培训。花园社区引入启爱社工机构入驻,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赋能8支社区社会组织,提升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7月上旬,县委社会工作部将邀请成都市高级社工师为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和部分村(社区)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通识培训。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在4个社区试点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设置“实物+服务+荣誉”三重激励,培育选树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等载体,向上级部门申报推荐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热情。三是拓展多元参与群体。加强志愿服务人才储备,推动5个社区与成艺大学结对共建,吸纳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实施“‘青’心聚力·基层有我”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吸引返乡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培育“银龄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激活离退休干部、妇女等群体力量;吸纳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建立“青小哥”“奔跑者”志愿服务队,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

中共青神县委社会工作部     

2025年7月14日        

上一条:青神县司法局对县政协十八届五次会议第7号提案答复的函

下一条:对县政协第十届青神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54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