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建议》(第59号提案)收悉。答复如下:
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了“井喷期”,部分企业出现了用工难的问题。为最大程度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县人社局多措并举持续为企业用工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和各类人才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难题。
一、搭建“三大平台”,拓宽人才招引渠道
一是搭建一站式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引入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场化运营程度,配备先进智能招聘系统、劳动力大数据系统,衔接市级部门对外发布招聘信息,构建求职用工的“大市场”,建立人社贴心服务的“大平台”,搭建人才信息汇聚的“大数据”,为企业、服务机构和群众提供一站式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形成每月8日开展大型招聘活动,每月下旬开展“零工市场”的机制。二是搭建线上求职招聘服务平台。为更好促进企业和人才连接,上线运营“青神就业”公众号、小程序本地招聘平台,整合四川公共招聘网等各类平台资源,不定期发布招聘信息和惠企、惠民政策,实现智能招聘在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入职管理等全流程领域的应用。截至目前小程序已有19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600余名求职者注册使用,公众号关注量已突破1.5万人,篇均阅读人数达2000余人。不定期开展线上“直播带岗”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点对点对接,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等个性化服务。三是搭建市场化多元招引服务平台。整合县域资源,引进6家人力资源企业入驻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引导县内用工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协作,实现市场化人才招引。依托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建立“共享员工”机制,企业将淡季企业的富余员工临时调配至旺季缺工的企业,缓解旺季企业的用工压力,实现企业间的互利共赢。组建人才发展和企业服务公司,在人力资源、人才培训、项目申报、财税法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助企降本增效。
二、构建“三大支撑”,吸引人才来青就业
一是构建政策激励支撑。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就业创业政策支撑,创新出台《青神县技能人才引培工程实施办法》《青神县工业企业招工引才扶持办法》《“游子归乡·千职等您”青神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等引才政策、方案,招引2500余名产业工人、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和顶岗实习,有效缓解企业用工,今年以来为13家用工企业,336人次,兑现招工引才补贴81.38万元,目前有753人次,206.05万元补贴在走拨付程序,真金白银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二是构建政策宣传支撑。创新推出“人社一分钟”短视频18期,利用青神官方平台,动员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多渠道转发视频,宣传我县招工引才补贴等政策,回应群众关心热点,解答企业和群众疑惑,点击量破56万人次。开展政策下乡、进企、入校活动,发放《招工手册》《惠民、惠企政策宣传册》等5万余份,实现人社政策线上线下全覆盖。三是构建服务体系支撑。全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青神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全覆盖建立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截至目前已成立2家国有劳务公司,建立7个专合社,培育劳务经纪人47名,有效提高人岗匹配度。建立人社专员“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持续开展人社联企服务“一包一”行动,点对点服务规上企业61家,规下企业94家,收集企业招工需求,宣传各类招工惠企政策。
三、开展“专项行动”,赋能企业用工保障
一是下基层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利用春节群众回乡、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等契机,以“游子归乡·千职等您”“才汇青神”等为主题,组织423家次企业开展线上“直播带岗”和线下专题招聘活动51场,提供岗位6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200余人次,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点对点对接,实现企业招工“开门红”。二是进院校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吉利学院等13所高校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在工学交替、产教融合、顶岗实习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吉利学院授予德恩、斑布、丹甫、众鑫盛等企业“优质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组织县内企业前往成都工业学院、吉利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开展专场宣讲会、校园双选会8场次,累计收到简历700余份次,引进顶岗实习学生210余人。赴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才汇青神”招才引智活动,扩宽引才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60人到我县工作。三是进企业开展技能提升专题培训。鼓励在青实习学生参加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结合产业和劳动者需求,新增培训机构工种,利用人社联企服务“一包一”行动,大力宣传技能培训、技能提升补贴等培训相关政策,构建“校区+产业”就业培训模式,围绕主导产业,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套餐式人才培育,培训各类人才110人次,今年以来为68人次兑现技能提升补贴50.7万元。
青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