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今年以来,我局印发了《高陡斜坡山体裂缝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组织乡镇(街道)、技术单位开展高陡斜坡调查;编制了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了地质灾害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责;制定了《青神县2025—2027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方案》,启动地灾搬迁三年行动,有序推进避险搬迁工作;大力宣传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奖励机制和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办法,发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地灾防治工作。
切实加强隐患动态排查。今年以来,依托驻守督导专业技术力量,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要求,对全县现有的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全覆盖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重点排查了公路沿线、厂矿企业、在建工程和旅游景区、学校、医院、聚居点、危险山体、高陡边坡、农村削坡建房等高风险区域隐患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开展了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滚动式排查15轮,派出排查车辆60余次、人员240余人次,并组织开展了我县高陡斜坡专项排查,发现并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查明了15处单体裂缝,同时销号2处地灾点,将3处中风险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域。
着力提升群测群防水平。今年以来,进一步压实县(区)、乡(镇)、村、社和隐患点监测员5级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张贴“两卡”160份、明确防灾责任人4人、监测责任人7人,专职监测人员28人、新设立警示牌8处,健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