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单也能申请贷款,这还真是头一遭呀!”西龙镇粮食种植大户周杨望着田间连片金黄的稻谷,难掩感慨。此前,他因想添置农业机械却缺乏抵押物犯愁,这也是众多农村经营主体的共同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青神县财政局牵头青神县农业农村局、青神金融监管支局共同印发《青神县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业务试点方案》。该试点以“财政+保险+信贷”模式为核心,深度挖掘农业保险保单的质押融资价值,引导银行机构将水稻、生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纳入质押物范围。中国农业银行青神县支行在了解到周杨的需求后,主动上门对接,最终以其922亩水稻保单为质押,仅用两个工作日便完成了100万元贷款授信,让他顺利获得资金支持。
这一模式的成效十分显著:对农户和小微企业而言,有效解决了抵押物不足导致的“贷款无门”问题;对银行机构来说,通过“政银保联动”降低了放贷风险;更重要的是,它推动金融服务真正下沉乡村,为农村产业发展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从“资产沉睡”到“金融活水”,从“贷款无门”到“精准普惠”,从“手续繁杂”到“高效便捷”,青神县并未止步于单一试点,而是通过“产权赋能+金融适配+服务协同”的系统改革,将保单质押融资的价值进一步延伸——不仅彻底破解农村融资痛点,更带动了产业升级、村集体壮大与农民增收,为全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神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