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常组织科普活动,我们跟着长知识,知道怎么一起保护好这片土地。”青神县白果乡官厅坝村村民张大爷感慨地说道。
位于青神县白果乡的天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基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示范窗口以及乡村振兴、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支撑,正绽放着独特光彩。该示范园与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户外教育基地协同建设,总面积500公顷。自1994年建设以来,历经多次提升,从最初的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逐步发展为省级、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并于2024年被授予为第八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

青少年在青神县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参加科普活动。
该园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清晰,涵盖生态产业区、科普教育区等五个功能区;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安全防护措施齐全;宣传设施丰富,科普馆、长廊等一应俱全,还创新设计了吉祥物“笋宝宝”,并针对不同受众编制解说词和方案。
在建设成效上,该园形成了完整的防治体系,且积极推广多种先进水土保持技术,具有良好示范推广价值。水土保持技术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科普宣传实现景观化,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在多项科技创新项目中获奖。园区影响力广泛,多次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开展了众多主题活动,增强了公众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观念,并与多家单位开展合作,拓展了科普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8万余人次前来观摩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示范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