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县委全会精神,罗波乡立足县委赋予的“美丽乡村示范乡”发展定位,深挖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瞄准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目标,以融入汉阳打造龙泉为核心,科学谋划、积极争取,计划从多个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全会精神在罗波落地生根。
一、做特农业产业,打牢“融合”基础
一是锚定资源需求匹配,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顺应农产品市场“绿色、优质、多元”消费需求,以蔬菜、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为重点,以“稳粮增收”为目标,持续实施“林果上山,粮油下坝”战略;用好西坝粮油园区经验成效,推广稻药轮作等高效模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油产能稳定与经济作物效益提升双重目标。
二是聚焦加工能级提升,推动产业形态转型。以龙泉豇豆烘干厂为突破点,积极推动农产品从传统鲜销模式向初加工、精深加工转型,力争更多粮蔬加工、茶叶初制、柑橘分级包装等初深加工企业在我乡落地。探索“加工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培育本地加工企业同时以集体经济入股为纽带,联农带农发展。
三、强化三链协同赋能,夯实现代农业根基。以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为支撑,谋划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等关键要素落地,加强人才引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逐步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细化、经营市场化,为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用好区位优势,努力打造龙泉
一是抢抓重大机遇。紧抓县委“建设岷江时尚体育潮玩先行区,培育水上运动产业集群,建设桨板、龙舟、皮划艇、滑水等专业训练基地”重大机遇,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用好汉阳湖、四川水上运动训练中心等场地,在岷江(罗波段)探索发展更多水文化教育、休闲观光、娱乐健身等水上项目、亲水项目。
二是融入片区发展。以龙泉村为主要窗口,更加主动融入汉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打造,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农房金融产品试点项目落地落实、龙泉村传统民居提升改造等工作,用好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旅游产品供应基地。抓住汉阳忆村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辐射效应,着力发展休闲农业、潮玩街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等文旅产品。
三是讲好罗波故事。以乡俗、乡景、乡味为核心,系统梳理文化资源,通过讲好青神“老八景”之一宝镜寒潭,群众守望相助、孝老爱亲等乡村小故事,用好市级优秀村史馆文化基础,还原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脉络,深度探寻“乡味”,留下游客“舌尖记忆”,推动实现“一景一典故、一俗一故事、一味一传承”,激活村民乡愁,留住游客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