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因土地占用纠纷引发的邻里纠纷,通过多方联动、情理法结合的调解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吴某某父母在扩宽自家土路时,不慎占用了邻居吴某的承包土地。吴某对此表示不满,情绪激动之下损毁了吴某某家的茶树,导致双方矛盾升级,关系一度紧张,并且到了报警的程度。
接到纠纷反映后,罗波司法所迅速高度重视,组织当地村委会、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人民调解员成立专项调解小组,深入村组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对立严重。吴某坚持要求恢复土地原状并赔偿茶树损失,而吴某某父母则认为道路扩宽是为方便村民出行,吴某的反应过于激烈。面对僵局,调解小组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耐心倾听诉求。
在与吴某沟通时,调解人员肯定其维护土地权益的正当性,同时引导其理性看待邻里关系;对吴某某父母,则从法律角度阐明擅自占用他人承包地的违法性。调解人员还特别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劝说,从乡情民意的角度化解矛盾。
经过几天不间断的努力,双方原本强硬的态度逐渐出现松动,最终达成如下调解协议:
1.吴某与吴某某的父母互换0.25亩土地;
2.该路保持修好的状况,允许大家通行;
3.双方承诺今后和睦相处,不再因此事再生纠纷。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体现了基层治理的三大亮点:一是多元解纷:整合村委会、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二是法理情融合:既坚持依法调解,又注重乡情民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三是源头治理:不仅解决当前矛盾,还妥善处理了关联的家庭赡养问题,防止衍生纠纷。
罗波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