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改革。开展“人人上见面课”活动,全学科上示范课55节。每周固定开展3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专项练习课,AI智慧课堂辅助教学,学生作业优秀率提升至92%。推行“行政蹲点挂班”机制,围绕“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参与度”“分层教学实施”等维度建立监督机制和问题整改台账,实现问题整改率100%。
强化师资建设。依托名师工作室,每月开展学科专题学习与“问题导向”型教研活动。推进“青蓝工程”,完成13对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优促弱,系统落实教学质量靶向提升计划。围绕“教学管理”“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等主题,先后组织5场专项培训,全面推行“集体备课”与“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统筹建设校本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教学质量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推进家校协同。建立健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组织体系,通过家长会,依托家访、微信等渠道,构建“线上+线下”双向沟通机制。截至目前,已开展送教上门24次,完成家访700余人次,回收有效互动式问卷757份。家校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学生行为习惯持续改善,实现教育合力下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