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筑牢共育根基。成立县、校级家长学校领导小组18个、各级家委会200余个,专题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60余次,健全完善《家长学校章程》《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制度90余个。打造“根·本”家庭教育大讲堂、“家风长廊”等阵地10余个,推出“云上之约 同心共育”系列线上讲座、沙龙活动30余场次,推动家长深度参与校园治理与教育实践。
课程支撑强化共育内涵。构建系统化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帮助孩子学会共处》等家长学校优质课程40余个,汇编《新生入学读本》《学生暑假成长指南》等家校共育资料100余册。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发放地方课程读本《苏母传》500册,开发《母仪若水家风长传》等苏母家风系列课件20个。《家园携手共促幼小衔接适应教育》获评“全国家庭学校优质课程最佳课程”。
项目赋能激发共育活力。联合县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创新实施“眉好爸爸”“悦读·幸福家”等品牌项目。组建“青神县爸爸天团”,打造“同心馆”眉好爸爸工作坊,开展“厨王争霸赛”“妈妈电台”等特色活动20余场,服务家庭600余户。选树“眉好爸爸”“书香家庭”等先进典型1700余个。成功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学校14所、眉山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