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体局 >> 信息公开 >> 正文

青神县2024年教育体育工作总结

  
日期:2025年03月26日  来源:县教体局  点击:[]
分享: 

2024年,全县教育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1125”和“以师为本、质量为魂、融合融通、学在青神”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做好主题教育重大课题《提升青神中学办学质量,引领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后半篇文章为抓手,深化改革,扩优提质,推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基固堡垒,教育发展聚能增效。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补短争优创一流”分类提升和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有效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和“校园餐”专项治理有力有效。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22个党组织完成集中换届。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23场,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70余次,专题党课45堂,党员集中培训3次,廉政谈话200人,整改问题185个,建章立制21个。获评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创建县“五星级”党组织2个,《“四大圈层”构建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入选“县党建工作十大亮点”,《吸收春天的信号 迈开奋进的步伐》获全市“党课开讲啦”优秀奖作品,《弘扬工匠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入选市基层党课报告汇编。

意识形态落地落实。推进意识形态标准化建设,研究、研判、报告意识形态工作8次,审批论坛、讲座等3次,刊发网站信息271条,信息排名全市教体系统、县级部门前列。建立《县党政领导联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制度》,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116名,实施“青马工程”,开展思政教师集中培训、思政优质课展评活动2次。市级思政课程教学比赛、道德与法制优质课展评、论文评审活动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指导14所中小学校修订章程,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进校开展法治宣传讲座、禁毒教育等活动30余场。推进行政权力事项改革,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制度、“谁执法 谁普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成案卷自评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省宪法知识竞赛获三等奖。加强体育类培训机构安全、办学行为等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合格率100%。

安全稳定持续向好。编制安全责任清单1800余份,召开安全工作会4次,新增森林安全读本933本,选送优秀国家安全教育教学竞赛课6课时。开展安全学习培训、宣传教育200余次,应急演练100余校次。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推送安全信息160余条。完善28所食堂设备设施371个,安设相关水域视频监控、防溺水警示牌550余个。建立典型学生台账70个,动态监管300余人次。构建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机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整治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800余个。获省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暨大中小学优秀组织实施方案竞赛二等奖1个、优秀奖2个,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1个。

(二)坚持五育并举,提素养育新人,立德树人有形有效。

德育工作有声有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和给之江小学学生回信精神开展“建队节”“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节点教育68校次,“眉山故事少年说”等主题系列活动8项,研学实践活动16次,参与学生5700余人。组织236名中小学少先队工作者参加全国少年队辅导员线上集中培训,中小学少先队并行评价工作受团省委、省少工委好评。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1人,省优秀共青团员获评2人,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研讨活动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1个,市国防教育教学水平展示活动获一、二、三等奖各1个。创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学校1所,《密切家校合作 助力教育发展》全省交流。

智育教育持续加强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开展集中巡导14校次,教学质量研讨、课程展示等活动6次。落实科研管理,省、市、县级课题立项9项、完成申报15项、结题10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聚焦拔尖引领,制定《青神县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专项考核方案》等制度2个,召开现场培训会,开设讲座4场,落实“海亮”赋能项目32个,组建强基班23个、特长班51个、海亮实验班和英才班2个,遴选3名学生到海亮总部集中培养。

体育教育亮点纷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17次,组织3000余人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学生近视新发病控制5%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到62.33%以上。举办第十五届师生运动会,参加眉山市第四届运动会获34金29银24铜;2024年全国“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川渝会场)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各1项。青神中学女子橄榄球队获青年组全国青少年U系锦标赛、冠军赛冠军,成年组积分总决赛冠军。

美育教育多点开花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构建县、校、班三级展演体系,以“基础+技能+特长”丰富美育教学方式,开设舞蹈、陶艺、绘画等特色美育类社团80余个。举办青神县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暨师生书画传习大赛,评选表扬优秀师生2000余人。参加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创作奖1项,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第七届师生书画大赛获一等奖24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4项。

劳动教育纵深推进积极构建适合学段特点的劳动课程,承办市第二届学生劳动实践暨技能大比拼活动和县域外中小学研学实践43次,交流经验5次,发起并成立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联盟。科创教育成效显著。开展“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3校次,2023-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实践大赛(编程马拉松)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加省、市级科创和编程比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7项。县学道街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三)坚持质量兴教,强内涵提质效,优质发展蹄疾步稳。

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深化集团化办园和共同体办学,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5%、公办率85.74%、普惠率95%,承办省2024年“国培计划”“C11幼儿园优秀教师培训”项目。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考核中名列前十,《青神县学校办学共同体工作专项考核方案》入选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优秀案例。中考总平分全市第三,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五年级语文全市第一,七、八年级县平分全市第二。中考优生控流创近五年最好成绩,高考本科上线率63.8%,一本上线率20.6%,特优生全省排位大幅度提升,600分以上人数净增长率63.6%。参加市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大赛,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2个,总得分全市第三,“母婴照护”专业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中职在校生3068人、大学在校生8625人。

体教融合成效显著新建乡镇全民健身中心3个,申报新建国家体育公园1个、体育馆1个,口袋体育公园4个,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成立体育协会16个,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教练员培训5次,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93.1%。低免开放体育运动场地、场馆8个,覆盖7.5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比赛38场次,承办市级及以上体育赛事6项,成功举办“斑布杯”2024年全国青少年桨板锦标赛暨中国桨板公开赛。四川省体育舞蹈国标舞锦标赛、公开赛获金牌10个、银牌13个、铜牌8个,新星组一等奖22个、二等奖36个,六人组金奖3个、银奖2个。眉山市第四届运动会获19金17银12铜。

办学条件优化提升完成对上争取资金7644万元,固定资产投入3.574亿元。投入资金1.2亿元,提前完成滨江幼儿园和学道街小学滨江校区土建工程、教学楼、实训楼、食堂主体施工;投入资金5400万元,用于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学校改造和设备采购项目;成艺二期项目一标段投入使用,二标段正稳步推进。投入1653.3万元,升级教室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和办公电脑386台,配备学科教学仪器52450余件,更新配备信息技术教室3间,录播教室1间,建设中职校配置实训室3间。

队伍建设不断深化。落实《青神县教育人才引进培训支持措施》,公招、引进各类教育人才45人。完成150余名教师职称晋升工作,119名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注册、2022—2023学年197名嘉奖和14名记功人员申报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选树各级各类先进典型,1人获评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5人获评市优秀表彰,85人获县级优秀表彰。举办新教师入职仪式和晋升高级职称教师座谈会,召开第40个教师节庆祝暨教育促进会颁奖大会,联合市、县媒体宣传优秀教师64名。落实《青神县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60名教师被认定为第四批市级骨干教师。实施思政教师专项培训等项目136个,共计培训3700余人次。加强对口帮扶,遴选援藏教师4名、援彝教师1名,开展送培送教11次,2人获评省、市对口帮扶先进个人,1个集体获评眉山市对口帮扶先进集体。

督导内审有效加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完成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综合督导现场评估、县域第二轮第三批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县域第一轮第二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学校(园)专项调研工作,督导梳理问题107个,出具意见19份。做好“双减”“五项管理”市级督导和各类考试的内部监督工作。聘请2所机构对校园改造等18个政府投资性建设项目进行结算审核,出具报告18份。送审金额832.83万元,审定金额807.87万元,审减金额24.96万元,审减率3%。

教育惠民持续向好省、市民生目标任务超额完成2项,落实减免学前保教费、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普高免学费等项目12个。资助救助学生1.55万人次,发放资助救助金1315.3万元。投入180万元,为全县农村义务教学阶段2316名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免除义务教育阶段2万余人次作业本费35.8万元。为全县各学段学生提供意外健康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二、主要问题和差距

(一)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培优课程资源尚未形成体系,教学质量均衡有余、拔尖不足。

(二)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学校基本装备未达到《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2021年标准》,还存在仪器设备陈旧,教室照明不达标等问题。

(三)校园安全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学校安全治理未实现全覆盖,还存在校内停车场未实施物理隔断、体育设施陈旧、学生宿舍使用老式钢架床等安全隐患。

三、2025年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体育决策部署,按照“教师为本、质量为魂、融合融通、学在青神”的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实施“六大工程”。

(一)实施党建引领提升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意识形态标准化建设,打造党建示范品牌。严格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抓好内部审计,深化“四风”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为青神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巩固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成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深化共同体办学,稳妥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中小学生“愿进城尽进城”,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巩固均衡、拔尖引领”,优化海亮合作办学项目,推进“提升青神中学教育质量,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开发学段衔接培优课程,探索小初高贯通培优模式,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机制,用好革命老区“专项计划”,振兴县域基础教育。优化合作办学机制,巩固办学规模,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产业。

(三)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和“零容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严肃惩处师德师风失范教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修订完善《青神县教育人才引进培育支持措施》,加大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力度,补短强基。坚持全员培训,强化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加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学科领军教师、名优教师培养。优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

(四)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快速推进学道街小学滨江校区、滨江幼儿园建设,确保2025年9月顺利开学。服务好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二期项目,确保快速优质推进。完成教室空调和“躺着睡”桌椅及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安装,改善中小学生学习环境。坚持多渠道合作办学,实施好投资3800万元的“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和创新性教学新途径。认真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

(五)实施体教融合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在全县推广腰旗橄榄球,打造市级体教融合示范引领校。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建体育公园1个、体育馆1个,新建体育口袋公园4个,完成四川省橄榄球训练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2025年全国青少年桨板锦标赛暨亚洲公开赛、全国U系列橄榄球比赛、四川省铁人三项公开赛等。

(六)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安全责任清单制管理,抓实安全教育培训及涉校涉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与风险防控,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深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学生及心理特异学生监管,做好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预防工作。严密组织各类招生考试,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严密防范教体系统安全稳定突发事件,依法维护教体系统和谐稳定。

下一条:青神县2023年教育体育工作亮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