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改革深水区,作为中央农办“三农”政策基层联系县、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青神县以“刀刃向内”的革新魄力,聚焦城乡要素流动梗阻,首创“产权赋能+金融适配+服务协同”三位一体机制,系统性破解农村“资产沉睡、融资无门、产业羸弱”三大顽疾。通过农房盘活、活体确权、设施抵押等突破性改革,累计撬动融资授信超10亿元,激活“沉睡资产”转化率提升40%,推动畜牧产业集群升级、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为全国县域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闭环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神范式”。
一、产权赋能:拓展抵押范围,唤醒沉睡资源
“让农房变资产、活畜变资本、设施变信贷,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通道”。一是农房盘活破局:创新“信用+农房增信”模式,推出“青衣农房贷”为217户农户授信5337万元,驱动农家乐、民宿等农旅产业升级改造,实现“闲置农房”向“致富资产”的跃升。二是集体资产激活:以《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附记栏登记养殖设施信息为创新抓手,发放全省首笔畜禽设施抵押贷500万元;试点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4笔523万元,强村富民成效凸显。三是活体资产确权:发放全省首笔个人活体奶牛抵押贷300万元,运用“AI智能点数+数字化监管”技术实现活体资产动态确权;同步落地活体生猪抵押贷156万元,通过国家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完成抵押登记,实现动产全周期追踪,推动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金融适配:定制产业方案,精准滴灌需求
“量身定制金融活水,浇灌粮食安全根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血脉”。一是产业链专属创新:定制开发“青粮贷”“粮食烘干设施贷”保障粮食安全,投放878万元支持烘干中心日处理能力提升至200吨;推出“强村贷”发放418万元,助力村集体项目落地,200余户主体共享红利。二是“保险+信贷”联动增信: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授信评估体系,参保主体授信额度提升30%,累计增信2489万元;三大主粮、生猪保险覆盖4110户,构建风险缓释“安全网”。同步促进城市资本与技术下乡,推动高台镇柑橘产业接入电商平台,形成“田间—餐桌”产销闭环。
三、服务协同:信用筑基提速,畅通融资梗阻
“以全域信用生态筑基,用极速审批提效,构建城乡共生发展新生态”信用体系全覆盖。一是信用体系全覆盖:全域信用体系覆盖完成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0%信用授信(单户50万元),评定信用户23549户,授信总额18.83亿元,形成“政府引导+银行主动+农户参与”信用生态,带动“沉睡资产”转化率提升40%。二是极简流程革命:“青衣农房贷”实现最快1日放款,利率低于同类产品15%—20%;“粮食烘干设施贷”审批缩至2个工作日,以高效服务打通融资“末梢梗阻”,形成“闲资产→活资金→产业升级”的城乡要素流动闭环。
青神县以产权融资改革为刃,斩断城乡要素流动枷锁,构建起“产权活、产业兴、城乡融”的发展新局。其探索不仅为四川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核心动能,更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为全国县域破除城乡二元壁垒、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