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神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5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22〕28号)及《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眉府发〔2023〕13号),加快推进新时代青神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市委五届历次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谋划,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农业和乡村振兴用水、城镇和产业用水、生态和人居环境用水三大供水目标,按照“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要求,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网智慧化体系,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神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围绕省市水网建设规划,推动构建长征渠引水工程、鸿化堰工程“一横一纵”骨干水网体系,形成“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水生产力布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与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相配套的水网布局,新增供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80%;水土保持率达到88%以上;水利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到2035年,新时代更高水平青神县级水网基本建成,形成骨干水网有力支撑、大中小微协调配套、县乡村充分衔接的智慧水网,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
(三)完善区域骨干水网。高标准编制青神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境内河流水系、引调水工程和水库渠系为骨架,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自流输水、互联互通”原则,形成“一江五河、一渠一堰为纲,全域保供兴灌为目,水库枢纽塘坝作结”的青神水网建设总体布局。
(四)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商家沟水库和唐山水库,解决中坝区、西部丘陵区水源不足问题;建设眉山市青神县鸿化堰灌区2023—2025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现青神县核心区域联网补水调水;新建及整治蓄水池和山坪塘200口,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五)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到组入户,到2025年底,新改建供水管道140公里,对加压泵站、管道阀门等供水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标准化,全面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六)加强灌区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鸿化堰灌区、复兴水库灌区和小型灌区改造项目,探索农业灌溉“管道革命”模式,力争改造灌区渠道180公里,有效灌面达10万亩以上,基本覆盖全县粮食主产区,为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提供水利支撑。
三、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七)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高标准编制岷江青神县段防洪治理规划和青神县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规划,实施岷江右岸青神县罗波乡段堤防和岷江左岸青神县汉阳镇汉阳场社区段堤防等工程,综合整治堤防约10公里,持续提升江河防洪能力。
(八)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完成20座小(二)型水库维修养护、大坝安全监测设备安装,实施蔡沟、高河坝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及时消除病害,水库雨水情升级设施建成率达90%。
(九)加强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开展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巩固提升、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开展重点山洪沟治理,根据山洪沟沿线集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合理布置工程设施,守点固岸、防冲消能。结合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对山洪危害较严重的29个山洪危险区进行综合治理。
四、推进水环境治理
(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积极争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平方公里,加强水土保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十一)实施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河湖管护,凝聚群众治水护水共识。持续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保障水环境用水需求。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强联防联控,积极与相邻区县、乡镇协调沟通,落实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切实保护河湖综合治理成效,促进人水和谐。
(十二)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统筹解决河湖保护新老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河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不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御,兼顾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整体谋划、综合治理;坚持完善河湖管护体制机制,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不断提升河湖保护和治理水平,着力实现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河湖长制3.0版。
五、创新水利体制机制
(十三)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协同”的原则。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整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债券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加大水利投入。盘活水利存量资产,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水权市场交易机制,推进地区间、行业间、用户间水权交易,为拓展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十四)创新水利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监管、项目法人主责、社会各方参与的水利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格局,明确工程运管主体,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全过程、全方位水利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创建部省级水利优质工程,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水利建设市场营商环境。
(十五)创新流域调度一体化机制。强化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水库和水电站联合调度,统筹开展防洪抗旱、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用水、电力供水、生态供水、航运等多目标调度,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强化流域联合应急演练,防范化解突发涉水安全风险。
(十六)创新水权与水价改革。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明确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等,确定水资源用途属性。深化水资源供给侧改革,强化水资源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结合不同供水用途,采取政府定价和指导价、供需双方协商价等方式,合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新建水利工程项目探索两部制水价,激发各类水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十七)创新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加快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节约保护水资源转变。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节水服务运营商通过与用水户签订合同,引入社会资本,集成运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对特定项目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建立长效节水管理机制,分享节水效益。
六、保障措施
(十八)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领导,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年度任务,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发改、财政、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在水利项目立项审批、资金配套、项目用地、环评审批等方面优先保障,其他有关部门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落实。
(十九)强化系统谋划。立足长远和民生需求,加强与国省市水网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的有效衔接,科学编制县级水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省规划,全力争取项目落地实施。
(二十)强化项目实施。实行竣工验收、加快推进、开工建设、规划储备“四个一批”清单制管理,梯次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建管并重,增强项目法人履职能力,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管理和建后管护机制。规范化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规划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助推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振兴,坚决稳住全县移民和谐稳定的基本盘。
(二十一)强化监督激励。严格执行水利高质量发展监督评价标准,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集体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扬激励;对建设任务未完成的,进行通报约谈。
附件:青神县水利工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