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本项目为在合规园区现有厂房内进行适应性改造,基本不涉及构筑物、建筑物等土建工程,主要为设备的安装等,施工期较短。 (1)废气: 项目不涉及大规模的土建挖方等施工活动,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扬尘、装修废气。 施工时应采取尽量减少搬运的作业,轻拿轻放,文明施工,减少施工时的地面扬尘排放。施工期采用的扬尘和粉尘治理措施易于操作、治理效果较好,在严格采取上述措施,扬尘浓度可得到有效控制,能有效地降低施工工地扬尘产生量及其浓度。设备安装过程中将采用电焊固定,会产生少量焊接烟尘,属低矮排放源,影响范围小,时间短、排放量小,随施工结束后消除。在装修期间,加强通风换气。为防止涂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使用无毒无害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其环保型油漆,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按照原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的限值要求。 (2)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厂区已建化粪池处理后外排园区污水管网。目前,园区内已有完善的排水设施,施工期依托园区内已建污水处理站,再排放。 (3)噪声 施工期主要工程项目有设备安装及办公室的建设等。使用的机械主要有电钻、电焊机、手工锯等,在施工过程中,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可能对作业人员和场址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尽量选择噪声低的施工作业方法和工艺,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并且合理地安排这些机械作业的施工时间,尤其在夜间必须严禁这些高噪声机械的施工作业,以免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的影响可以降到人们可接受范围内,且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固废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弃渣、包装废物、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及包装废物应首先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脚料和包装物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建筑垃圾,如含砖、石、砂的杂土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送当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建筑废渣专用堆放场。外运以上各种建筑垃圾时,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用毡布覆盖,避免沿途抛洒。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有垃圾收集桶,定点收集生活垃圾,并定期运往当地指定的生活垃圾暂存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二、运营期 (1)废气 本项目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酸性废气、有机废气。 酸性废气采取对钝化生产线车间除门窗外密闭,仅物料、人员进出时打开,通过对生产槽体采用顶吸+侧吸方式收集酸性废气,酸性气体经集气罩收集后,经“四级喷淋洗涤系统”处理后,接入厂房烟道至楼顶排放。 对有机废气产生区采取顶吸+侧吸方式进行收集,有机废气经收集后,经“四级水喷淋塔+吸附棉+两级活性炭”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接入厂房烟道至楼顶排放。 (2)废水 项目一般生产废水,经分类分质收集至PE缓冲罐后排入园区管网,经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分类分质处理达到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要求后排入岷江。项目含铬废水,通过专用管道排至表面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采用“物化预处理+离子交换+生化处理+超滤+反渗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项目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园区废水处理中心处理后排入岷江。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的运行,主要为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通过厂房隔声,合理布局,加强管理等措施治理后,厂界预测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4)固废 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其中一般固废妥善处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处置。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最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