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青神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千方百计惠民生保安全,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持续推动经济向好运行、社会福祉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神新局面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全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3800万元,在预算执行中,实际完成74037万元,较上年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98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4052万元,税收占比为40.5%。
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2034万元。执行中发生了以下变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237万元,上级财政各类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4411万元,调入资金增加941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相应调整为286092万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数为247509万元,在预算执行中,实际完成199593万元,较上年增长3.8%。主要支出情况为:教育支出29079万元,较上年增长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627万元,较上年增长23.6%;卫生健康支出15482万元,较上年增长1%;农林水支出59848万元,较上年增长1.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269万元,较上年增长1.6%。
3.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86092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03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59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7039万元、上年结转68976万元,调入资金10140万元。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959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1061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2685万元,合计支出222890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63202万元,其中:按照收付实现制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支出40834万元,将净结余2236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执行情况。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85633万元。执行中发生了以下变动: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超收13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984万元。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相应调整为186630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9650万元,主要支出情况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5697万元,农林水支出332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656万元,其他支出6470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815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49万元。
3.平衡情况。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8663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013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17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77400万元、上年结转15042万元。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9650万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1800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10万元,合计支出160860万元。收支相抵后,按照收付实现制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支出2577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750万元,其中: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三部门关于印发〈眉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市级统筹实施方案〉通知》(眉人社发〔2022〕39号)要求,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部由市级统收统支,区(县)级不再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1.债务举借情况。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9443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7039万元(新增债券4354万元,再融资债券12685万元),专项债券77400万元(新增债券76900万元,再融资债券500万元)。
2.债务偿还情况。2024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3884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本金12685万元(再融资偿还12685万元、自身财力偿还0万元)、利息5266万元;专项债券本金11700万元(再融资偿还500万元、自身财力偿还11200万元)、利息9198万元。
3.年末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24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6821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123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06974万元。
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是按照12月31日收支执行快报数据编报,决算正式编审结束报财政厅批复后,还将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4年财政运行主要成效
2024年,县财政认真落实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及常委会议有关决议,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总体思路,深入研判财政形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兜牢“三保”支出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全力以赴支持我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抓收入,夯实财政保障基础。
锚定全年目标,全力组织收入,抓好前50位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税收分析及监控,清缴历年欠税3345万元,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水资源达3.2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税占比持续维持在40%以上。全力以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1.5亿元,其中转移支付资金13亿元,市级资金0.33亿元,发行新增债券资金8.13亿元,增长15.3%,推动绿色铸造产业园、四川青神经开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建设;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国县域农村饮水标准化建设县、四川省双拥先进县等国省政策荣誉13项。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8%,一般性支出较上年压减3%,盘活存量资金3.2亿元,全部用于基本民生和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稳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实施积极的财经政策,金融机构存贷比首次突破300亿元,深化“财经互动”政策,发放“助农振兴贷”“支小惠商贷”等小额贷款1.62亿元,财政贴息及奖补资金539万元,助力企业融资28.5亿元。安排2691万元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投入2288万元支持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助力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1.86亿元,占全县采购总额63.4%。
(三)保民生,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投入2.9亿元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由500元/生提高到600元/生,投入1794万元改造薄弱学校,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投入1575万元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安排709万元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和优秀教育人才,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投入1.5亿元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安排3966万元支持县域医共体、村级医疗均衡一体化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1565万元;投入应急医疗救治能力提升资金4000万元,支持河坝子、西龙卫生院整体搬迁,黑龙卫生院改扩建和汉阳医疗次中心建设。投入2.5亿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一老一小”体系建设1072万元,新增幼儿托位180个,发放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各类补助8400万元,安排就业创业资金799万元,对各类城乡劳动者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0人次,带动城乡新增就业2265人。投入6468万元促进文体繁荣,新建35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民健身设施,成功举办观萤季、桨板比赛,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
(四)强发展,重点项目实施有序。
精准发力,全方位支撑县域重点领域发展。支持产业强县,兑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资金8517万元,投入3.62亿元完善产业园区基础建设,提升园区承载效能,安排科技创新资金1622万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机构科研扶持,落实人才专项资金3000万元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投入5.98亿元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8782万元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乡村振兴,投入3649万元实施耕地保护,兑现涉农资金2.32亿元,投入1.35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获批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投入1.63亿元促进城乡融合,安排3947万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投入3641万元建成“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路”,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投入8757万元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乡镇污水处理站提升改造。
(五)促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以事前绩效为抓手,对9个重点项目支出、6个部门整体支出1.5亿元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开展惠民惠农补贴、学生营养餐膳食补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3个重点领域1.99亿元专项检查。提升投资评审精细化水平,完成评审项目145个,审定金额13.7亿元,审减0.8亿元,审减率5.6%。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构建眉山岷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眉山岷江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2+N”双轮驱动雁阵发展格局,完善县属国有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权责清单、负责人薪酬管理及业绩考核,逐步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
(六)防风险,筑牢稳定发展之基。
抓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制定地方政府化债“1+8”工作方案,全年偿还政府债务本息3.88亿元,用足用好置换专项债券政策资源,完成化解任务142.7%。提升全口径债务监测能力,依托债务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全口径债务,做好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开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15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防范非法集资行政和刑事案件发生,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各位代表,2024年我县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财政运行“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延续,财政收入增长缺乏支撑,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依旧突出,财经风险防范压力大等。对此,恳请各位代表和委员提出宝贵的建议意见,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
三、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按照“从严、从紧”的思路,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突出强调资源统筹、坚持有保有压、强化绩效管理的原则编制2025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2025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62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8930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147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749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0834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95289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28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2025年,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70000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9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城市污水处理费收入5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6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577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为9723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原则,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723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310万元,其中:利润收入230万元,股利、股息收入7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原则,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0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三部门关于印发〈眉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市级统筹实施方案〉通知》(眉人社发〔2022〕39号)要求,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部由市级统收统支,区(县)级不再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5年,县财政局将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县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防范风险守底线,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抓财政收入。强化税收征管,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对重点行业、企业和税种实施精准监控,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全面梳理清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过出租、出售、出让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非税收入,坚决防止财政收入虚收空转、跑冒滴漏。全力以赴对上争取,着眼未来五年建立滚动接续的储备项目库,聚焦中省预算内、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行业竞争性资金,全县动态储备中省预算内项目60个以上,资金需求达到年度任务10倍以上,动态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60个以上,资金需求不低于我县GDP总量。不断提升储备项目成熟度,全县AB类储备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每个投向领域行业部门至少有一个A类管理项目。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压减机关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把有限财力用于保障民生支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就业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农业农村支出不低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10%。提升库款资金调度能力,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整合作用,实现一体化系统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环节的全面优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和考核,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强化财会监督检查,在一卡通、基层“三保”、津补贴和债务等领域开展重点监督,对各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零容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定期清查盘点梳理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优化国企布局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内生活力。提升国企投融资管理水平,严格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着力提升企业信用评级。
(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将兜牢兜实“三保”支出放在财政工作首位,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化债“1+8”工作方案,通过预算安排、争取再融资债券和资产处置等方式,完成年度化债和压降平台公司任务,确保全县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创新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段,提升警示效果,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做好排查、研判和监控,确保不发生非法集资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