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鸭脖上有淋巴结,吃多了容易得淋巴癌” 网上有人说:鸭脖上一颗一颗的圆鼓鼓的是淋巴结,是过滤病毒和细菌用的,含有大量毒素和致癌物,吃了容易得淋巴癌!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毫无科学道理。
鸭脖上的淋巴结很少,“肉疙瘩”主要是胸腺,但无论是胸腺还是其他淋巴组织,在规范的屠宰流程中,这些组织通常会被去除或处理。此外,即便不慎吃了未被完全清除的淋巴结,也不用过度恐慌,因为食用动物淋巴结与患淋巴癌之间没有直接的科学关联。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鸭脖菌落超标、食品添加剂滥用和高盐的问题。
麻辣、五香、甜辣……各种口味的鸭脖是很多人打发时光的休闲零食。不过,最近网上却流传“鸭脖含有淋巴结,吃了会得淋巴癌”的说法,让许多鸭脖爱好者心生疑虑,那究竟鸭脖还能不能放心吃了呢?
吃鸭脖 ≠ 得淋巴癌
一些人认为脖子有大量淋巴结,鸭脖子也不例外。但其实:
1.脖子上凸起的不是“淋巴结”,而是胸腺
根据《畜禽解剖学》的描述,鸭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脖子的底部,即鸭脖底部靠近鸭身的位置。此外,在颈部颈静脉的背侧夹角处也能发现淋巴结。
大家看到一个个圆鼓鼓的,其实是胸腺。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机体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之一。它负责“训练”免疫细胞,而不是像淋巴结那样直接过滤和清除病原体。因此,胸腺与淋巴结相比,更“干净”。
不过,无论是胸腺还是其他淋巴组织,在规范的屠宰流程中,这些组织通常会被去除或处理。鸭子在屠宰前会经过严格的兽医检疫。任何可见的病变组织,包括发炎、肿大的淋巴结或异常的腺体,都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只有检验合格的禽肉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因此,你从正规商超、品牌连锁店购买的鸭脖,其所含的腺体组织(主要是胸腺)已经被去除或本身就是健康无害的。
2.即使吃到淋巴结,也不会导致淋巴癌
退一步讲,即使在食用鸭脖时,不慎吃了未被完全清除的淋巴结,也不用过度恐慌,因为食用动物淋巴结与患淋巴癌之间没有直接的科学关联。
淋巴癌的发生,本质是淋巴细胞在分化或增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并失控,最终形成恶性肿瘤。淋巴癌的病因复杂,通常与年龄、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如 EB 病毒、HIV 病毒)等多种因素有关。
市售的鸭脖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卤制、油炸或烘烤,中心温度远超 70℃。在这样的高温下,即使动物淋巴结中可能存在少量病原体或代谢产物,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都会被彻底杀灭。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它们会进一步被消化系统处理,并不会直接导致人体自身的淋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致癌。
吃鸭脖,真正要关注这 3 点
1.微生物污染
鸭脖属于高蛋白熟食制品,极易滋生细菌。近几年第三方测评机构多次检测出鸭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
比如一家测评机构购买的 10 款鸭脖,6 款菌落总数和 5 款大肠杆菌数量明显超过国家标准(GB 2726-2016《熟肉制品》要求的菌落总数≤10⁵ CFU/g,大肠杆菌数量≤10CFU/g)。
菌落总数超标大多情况下不会直接致病,但会影响口感、缩短保质期;如果污染了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则可能引起腹泻、呕吐等急性肠炎反应。
2.违规使用添加剂
为了改善鸭脖的色泽、口感或延长保质期,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其中,色素(如日落黄、胭脂红等)如果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更值得警惕的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但其使用量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如果超量使用,或者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在特定条件下反应,可能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长期或大量摄入亚硝胺,已被证实与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购买和食用鸭脖时,务必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气味异常的产品。
3.超高的盐含量
为了让鸭脖入味并延长保质期,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盐和酱油等含钠较高的调味料。一根鸭脖的钠含量就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建议的每日钠摄入量(1500 毫克)。
长期摄入过量的钠,会增加高血压、心脏负荷加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这样做,放心吃鸭脖
1.选择正规品牌或连锁门店
避免来源不明的散装卤味。选择正规的超市或有良好口碑的品牌专卖店购买鸭脖。这些渠道的产品通常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溯源机制,能够提供相对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
包装上应标明生产日期、配料表、储存条件。避免购买路边摊、无证小作坊或卫生条件差的店铺产品。
2.察“颜”观色
•看外观:新鲜的鸭脖表面应有光泽,肉质紧实,颜色自然。如果鸭脖表面发黏、发暗,或出现异色斑点,则可能已经变质。
• 闻气味:新鲜鸭脖应有肉制品固有的香味。如果闻到酸败味、腐臭味或带有刺鼻香精味等异味,不要购买。
• 看颜色:正常的卤制鸭脖颜色应是均匀的深褐或暗红。如果鸭脖颜色过于鲜艳、不自然,可能违规添加了色素。
3.保存建议
购买后的鸭脖应尽快食用。没吃完的要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避免与其他食物交叉污染。冷藏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 1-2 天内吃完。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 70℃ 以上。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建议冷冻。
照“谣”镜
“吃淋巴结会得淋巴癌”是一个典型的“吃啥补啥,伤啥得啥”类的伪科学谣言,完全忽略了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面对类似信息时,可以用几个特点去套用和判断:它是否基于简单的形状类比?是否混淆了相关和因果?是否在偷换概念制造恐慌?是否忽略了剂量和人体复杂的生理机制?
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查询权威医学和科普网站的信息,就能有效识别绝大多数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