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信息公开 >> 正文

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4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来源:县文广旅局  点击:[]
分享: 

郑斌、李燕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汉阳古镇文旅发展的建议》(第48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近年来,汉阳镇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传统技艺等优质文化资源,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焕发乡村新气象。一是已编制《青神县汉阳场社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6—2030)》《青神县汉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汉阳的发展将以规划为统领,科学有序地推进;二是围绕建设青神岷江东坡文旅融合示范带,大力推进青神湖旅游度假区—唤鱼新城、东坡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汉阳湖忆村二期等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汉阳镇以及青神的旅游品质。三是已在汉阳场镇社区实施“全民健身项目”,对场镇社区场坝进行重新打造,建设健身设施、篮球场、网球场、健身房,满足一部分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四是旅游配套服务持续提档升级,以忆村院子、汉阳院子、汉云星野等精品民宿为引领,联动章福记咖啡馆、老茶馆等特色“村咖”业态,以及汉阳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龙头拐杖、杆秤制作、铁匠铺,还有汉阳棒棒鸡、藿香鲫鱼、卤鹅、豆花饭等声名在外的汉阳美食,已形成辐射省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矩阵。同时依托汉阳院子后侧腾退地块,加速推进停车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承载能力,在高峰时期,将学校操场临时改造成停车场,解决停车场难问题。已租用汉阳院子周边优质农田,打造集采摘体验、科普研学、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汉阳花生主题农旅基地,进一步打响“汉阳花生”特色品牌。六是正在实施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推进民房风貌改造20家以上,后期将会以“集体+农户”的形式,投入民宿经营。在老街等2个地方设立了“我爱汉阳”等拍照打卡背景,后期会进一步增加。七是完成了智慧广电子项目数字乡村建设。在汉阳场社区通过智能化手段对示范乡镇进行数字化治理,以综合治理互联网+升级建设,着力围绕综合治理相关的公共安防、公共卫生、事件反馈的需求,结合实时告警、河道监控等智能传感手段,以及GIS实时地图、人脸识别、人员活动轨迹分析等Al算法,建立立体联防联控机制,迅速部署防范工作和应对突发事件,打造综合治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目前该项目已试运行。八是利用大力宣传汉阳古镇,提升汉阳镇知名度、美誉度。整合资源,利用传统的、创新的、线上的、线下的、新媒体、自媒体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加大对汉阳镇的美食、美景、人文历史、市井生活、土特产品等全方位的宣传。在五一期间,汉阳迎来客流高峰,且周末也是游人如织,热度持续上涨。

汉阳古镇作为新晋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迎来天眉乐高速通车、岷江航电枢纽建设等重大机遇,但在基础设施承载力、文旅融合深度、品牌辐射能级等方面仍存提升空间。你们提出的建议很好,既精准把脉发展痛点,又系统构建“五位一体”提升框架,为古镇突破瓶颈、实现能级跃升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战略路径。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速项目落地,完善古镇基础设施。强化与相关部门和汉阳镇协同联动,以“青神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区项目”为抓手,沿汉阳电站至汉阳古镇的彩虹路,规划建设3个停车场,以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同时,对古镇内不符合风貌的建筑和房屋,实施风貌改造及附属设施升级;通过腾退或租用闲置、垮塌宅基地,打造瓦院文化广场、汉阳灶、白果树文化广场、瓦社广场等项目节点,并建设汉阳露营基地,进一步完善古镇功能布局,提升旅游承载能力。

二是构建智慧文旅体系,拓展云端传播效能。深化与县发改局、腾讯公司合作,依托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搭建“云上汉阳”数字化平台。整合古镇导览、非遗展示、民宿预订等功能,打造“一部手机游汉阳”智慧服务系统;开发VR云游,通过短视频直播、元宇宙场景应用等创新形式,实现古镇文化云端传播,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深度体验。

三是加大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目前,我们梳理好项目,希望能对上争取到资金,用于水上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宣传推广等经费。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到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到青神合作,我们将挑选优质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把关规划设计质量,共同建设项目。

感谢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也请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5月7日

(联系人:黄刘婧;联系电话:18228567960)

上一条: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51号提案答复的函

下一条: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38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