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第33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一、完善文化设施,提升服务效能
(一)优化基层文化阵地。目前,罗波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文化服务中心存在书籍陈旧、设备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提档升级。县文广旅局将加强对罗波乡综合文化站的行业指导,并且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主动对接县委宣传部为农家书屋配备实用书籍(如农业技术、健康养生类),进一步提升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二)建设数字化文化平台。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可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文化服务。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推送农业知识、戏曲选段、电影放映信息。开设“线上文化课堂”,如竹编教学、广场舞教程,方便村民自主学习。
二、培育本土文化体育人才,赋能基层文化建设
聚焦农村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培育,深入挖掘罗波乡本土文化能人、文体爱好者,建立人才资源库,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以本土文化人才为核心,在养老服务点、村民活动中心等人流量大、人气聚集的场所,植入文化元素,如设置书法角、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区等,开展文化传承、技能教学等活动,以小见大推动基层治理。让本土文化人才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以本土文化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认同感 。
三、强化文化资源供给,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一)联动相关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文艺团体、体育机构,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曲下乡、送体育培训下乡等活动,将高质量的文化体育资源输送到乡村一线,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县文广旅局拟在下半年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为罗波乡安排文艺演出活动3场次,如有省市有优质文艺演出也将优先考虑在罗波乡举行。
(二)对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依托罗波乡综合文化站,针对留守儿童可以开设周末及寒暑假兴趣班如书法、美术、亲子阅读等活动;针对老年人可以组织养生讲座、棋牌比赛、红色电影放映等活动;针对留守妇女可开展技能培训如电商、手工工艺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通过双管齐下,构建起多元化的文化体育服务供给体系,让罗波乡文化体育活动持续“热”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
四、创新活动形式,激发群众参与
(一)培育罗波乡乡村文艺队伍。鼓励村民自发组建文艺团队,如:广场舞队、川剧社、锣鼓队等,乡镇(街道)及县文广旅局可定期提供基础培训和少量经费支持。开展“乡村才艺大赛”,让全乡6个社区村民积极参与展示歌舞、小品、快板等才艺,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在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气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结合农耕文化,开展农产品展销、农事体验、拔河比赛等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增强节日氛围。
附件: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9日
(联系人:田欣,联系电话:14780144407)